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三江源风情
2014-12-12 11:14:49 来源: IBE官方 作者: 【 】 浏览:0次 评论:0
我不去想能否见到雪豹,既然选择了这条峡谷,便只顾拼命呼吸!是的,除了剧烈呼吸,我已无法把这句看起来特别像诗的话继续下去,拽,也得看时候啊。

201474,青海玉树杂多县一条窄窄的V型山谷里,我在溪流旁的乱石滩上吃力前行,海拔在快速抬升,肩上扛着精简到底线但依然沉重的摄影装备:CANON EOS1D 4+EF800mmF5.6L IS+重型三脚架,摄影背心里还揣了一架小黑卡。前面那个矫健潇洒的背影是IBE资深摄影师彭建生老师,如果前缀加个@的话,就是“@阿爸老彭”,我有时候干脆叫他老爹。老爹是藏族人,出生在梦幻般的香格里拉,拍片子功力很深,极少失手,看他拍东西总能让我想起一流的猎手。老爹虽然年龄比我大几岁,但爬起山来能甩我几条沟,岩羊旱獭之别。

其实众生平等,并非唯雪豹独尊,但雪豹是三江源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旗舰物种,在很大程度上它代表着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的盛衰荣辱,再加上大型猫科动物的神秘与霸气,所以来三江源参加生态调查的IBE摄影师都希望自己的人品能通过看见雪豹得到印证。没辙,就是这么任性。

要说起来,IBE摄影师里至少有四位都看到并拍摄过雪豹,其中三位是老徐、老董、老爹(其中老爹的那张还获得了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大赛的金奖,我很严肃的想起来,他貌似还没请客呢)。另一位就是在下,201110月,俺单车穿越完羌塘、阿尔金山两大无人区后,从新疆进青海,孤身深入三江源腹地,在一个浪漫而寒冷的黄昏,隔着几百米宽的冰河目睹了一次闪电般的典型雪豹式袭击,28只岩羊被冲击得像撞上礁石后溅起的浪花。整个过程从毫无迹象的开始到戛然而止的高潮,仅仅几秒钟!樯橹灰飞烟灭后的暮色中只留下一声声短促悦耳的豹鸣。尽管相距600多米,但我却记住了所有。而那次的28天,无人区和雪豹,却也是至今如梦。

我曾说过,青藏高原的自然景观、人文生活、野生动物就像捏成团的糌粑一样,紧实而不可分离。大自然是狂野的,而有生命的地方必有柔情。现在,IBE四位勇士正在千里之外的三江源头寻觅冬日的梦想和邂逅,而我只能在帝都忽霾忽蓝,或风欲雪的变幻里,对着电脑回想往昔。从绿意盎然的夏季到冰雪皑皑的冬季,从5300多米高的姜根迪如到3800多米高的囊谦峡谷森林,千里寻踪,影像为记。

澜沧江源印象

长江源姜根迪如冰川,山腰的云、山顶的云、天空的云,同一时刻,三种状态。要说海拔5300多米并不是特别高,但每个到达这里的人都不舒服,不过比头疼更令人担心的是,近些年来冰川的退缩在加剧。

黄河源头约古宗列曲和黄河入海口山东东营,我均到达过,一个是手掌宽的细流,一个是海阔天空浩浩荡荡,颇令人感叹自然的造化与伟力。同时亦告诉我们,认准的事情只要坚持且善于吸纳,你会收获一个强大的自己。

这里是澜沧江源头区域,位于青海省杂多县境内。仅就个人感受而言,三江之源中,澜沧江源头的生态多样性是最丰富且立体的。

囊谦的尕尔寺被旅行者赞为东方的瑞士,这里拥有青藏高原少有的峡谷森林景观,是体会世外桃源和天人合一的好地方。

阿妈和她收留的岩羊孤儿。

囊谦的深山里,法会上的康巴女子,她的头饰散发着浓郁的藏地风情,浑然天成。但这些美丽的老蜜蜡、绿松石、老珊瑚、天珠,在如今城市现代人的扭曲的价值观里意味着什么,你懂的。

即使在讲经法会这样的场合,孩子们也依然是孩子们,戏剧性的光线映照着他们纯真如璞玉般的容颜。那个村子罕有人至,但和美好有关。

虫草是当地人极其重要的收入来源,这样一颗虫草至少要六七十元。挖一季虫草,收成好的话,够一家人一年的开销。我在石渠有个藏族兄弟,家里的收入严重依赖虫草,如果有亏空会向玛尼干戈的亲戚家借,然后用第二年挖虫草的钱补上,这已经陷入了一个循环。

除了虫草,藏獒是玉树的另一张重要名片,玉树地区以出产虎獒而闻名。这只金色虎獒守卫着它的家园和背后的神山,根本就不屑于搭理近在咫尺的我们。据当地朋友讲,到了黑夜它会变得异常凶猛,当然是对付来犯的野兽。这样品相的藏獒能够以自由的姿态出现在草原,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前几年持续升温的藏獒热导致很多优秀藏獒背井离乡,被囚禁在不适合它们生长的地方。只有在雪域高原,藏獒才会回归传奇。

其实,藏獒和虫草只是急功近利的商人眼中的名片,大美玉树的魅力来自于浓郁的康巴藏区文化,这是发源于囊谦觉拉乡的热巴舞,活力奔放,非常有感染力。

我镜头中的”生态超净区“

前阵子,山水的一篇文章把三江源比喻为生态超净区,我认为三江源的确担得起这个称号。不解释,看看下面几张图片。

2014 三江源之澜沧江源IBE琐记

20146月的第三次三江源野生动物调查,集中在澜沧江源区,杂多和囊谦两县政府做了非常充分的配合与安排,使得艰苦的野外调查生活顿时高大上起来。

IBE徐建老师总是带着一支指星笔,具备一些天文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否则是多么辜负青藏高原的美丽星空啊!直指天蝎,霸气侧漏有没有?

非常豪华的尼龙防水帐篷,必须为藏式设计赞一个!在雨季的三江源,这种帐篷为科考团队提供了最大保障。为了避免引起各种羡慕嫉妒恨,帐篷里的单人床和营地食堂我就不展示了。在此对杂多县政府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谢!对所有营地后勤人员表示感谢!每一次营地的转移都是一次伟大的迁徙,工作量巨大。

闪电照亮了澜沧江面,星星和闪电交相辉映,犹如闪电洒向夜空的花火。在野外的营地,你尽可以端着一杯茶或咖啡来欣赏这壮观的景象,但摄影师是一群有病的家伙,会放下手中的一切,拎着相机和三脚架冲出帐篷,用快门和闪电做一场赌博。当然,这必须是我们痴迷野外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个吊索桥被我们命名为旧金山大桥,它的夜空很美,但它实在是有些窄,猎豹越野车刚刚能勉强通过,稍微宽一点的帕杰罗V73就只能望着对岸兴叹了。刚拿了驾照的新手可以来这里练练,要么崩溃,要么从此笑傲江湖。

冬季的狂野雪原

至此,我的那团捏成团的糌粑已经吃掉一半了,人文地理、自然景观过后,我们把镜头转向野生动物和它们的生境,它们是狂野三江源的主人。我有幸曾几次在冬季进入澜沧江源,不能够和IBE团队一起同去冬日的澜沧江源,我自己在家里炒炒饭总是可以的。

拔超过4500,夜间最低温度超过零下30摄氏度。终于,这只大鵟迎着上午第一缕阳光振翅而起,当时的温度是零下20摄氏度。

藏狐忙着抓鼠兔,然后放在雪坑中掩埋起来,做为食物储备。等藏狐远去,我摸过去检查它的冰箱储藏室,奇怪的是,明明看好的位置,却怎么也找不到,狐狸,你赢了!

翻过一个垭口,我与一匹狼不期而遇,它的毛色几乎与草地融为一体。跟踪的时候它居然人间蒸发了,在我寻找的时候,它从一个土坑中一跃而起,向远处的山沟跑去。那次三江源之旅,我遇见了15匹狼,各有匹的两个狼群,最后遇见的这是一匹孤狼。每次遇见狼我都会尽可能的跟踪,想起前些年我在内蒙古草原寻找草原狼的经历,高原狼实在是太给面子了。

棕熊是牧民眼中的破坏王,力大凶猛,不仅吃牲畜,还是打砸抢分子,或破门而入或把墙壁掏个大洞,进入牧民家里搞破坏,以至于牧民提起这家伙就怒火中烧。如果算上西藏羌塘,我遇见并拍摄过的棕熊已经达到头了,我怎么就这么熊呢?

我住的那个寺庙,每天晚上都会有一头大棕熊光临,幸好寺庙有只矫健的藏狗,否则我们也难免被打砸抢一番。这次的拍摄条件几乎到了极限,幸好雪地上有月光的补光,后期提亮可以比较清楚的看见藏狗驱赶大棕熊上山的场景。手持70-200f2.8,焦距200,开启VR防抖,1/10秒,ISO6400

第二天早晨,那头大熊结束了一夜游荡,从寺庙西侧的山脊上走过。一只藏狗和我从不同的方向跟踪大熊,结果我们都把熊跟丢了,茫茫雪野,我和狗相遇,四目相望,一切都在不言中。哦,那天刚好是光棍节,2011.11.11真够光的。

11月,岩羊开始集结成大群,雄羊们把大量的时间用于采食,它们必须尽可能的补充能量,因为马上就要进入繁殖期了,争夺配偶的战斗即将打响。对,有岩羊群,有裸岩,雪豹还会远吗?

一只雪豹利用冰河岸边陡坡的掩护,包抄山坡上方的一群岩羊,那28只岩羊被裸岩包围,对下风口的雪豹浑然不觉。相隔400多米,我用望远镜发现,在岩羊和雪豹之间的100多米缓冲区里还有一只肥硕的野兔。不过那天完成最后攻击的是另一只雪豹,欲知详情,请看在下拙作《长头——寻找藏地密码》,里面有寻找雪豹的专题故事。赤裸裸的拉仇恨啊。备注:因镜头焦距有限,本图经过后期裁剪放大处理,画面质量比较粗糙。

目击雪豹之后的一个星期,每天的工作就是穿越冰河峡谷,寻找雪豹踪迹。

当你特别想念一个东西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出现幻觉,比如当我结束一天的寻找,傍晚返回途中遇见明月升起,停车呆呆的望着这个山坡,如果出现一只雪豹的漫步剪影:看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明月,没有玛吉阿米,只有雪豹style

两天后,我拿着GPS穿过350米宽的冰河去雪豹攻击现场记录数据,才发现与我的足迹相隔约50米外还有另一行新鲜足迹,那是一只成年棕熊留下的。那天爬山时,腿上的老伤又发作了,天全黑之前下撤,我是踏着棕熊的脚印一瘸一拐走回来的,避免了深雪中的跋涉,省了老鼻子劲儿了,就是走的时候总是回头巡视,你懂的。

辽阔的三江源腹地,风云变幻,三头藏野驴穿过冰河,杵在高原上陪着我。我坐在车里午餐,欣赏着史诗一样的画面。午餐菜单:鱼罐头、黑芝麻糊、饼子。

才仁阿妈的儿媳妇在驱赶两只打架的狗。阿妈家的牧场海拔4700余米,她告诉我,昨天家里的牦牛被狼咬死了一头,就在远处的山脚下。第二天我步行接近那片山,果然看见7匹狼在啃食牦牛的残骸。狼群东侧不远的地方有大约100多只岩羊从山上下到草场采食。隔了很远,我用狼嚎和狼群打了声招呼,结果岩羊群瞬间不知所踪了。

从三江源腹地向唐古拉山穿越途中,被一条冰河阻住去路。对于青藏高原的野外调查而言,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得陇望蜀——怀念绿色的澜沧江源

如果说冬季的三江源是属于白色的,那夏季的三江源是属于绿色的,随着雨季的雷声,一切都生机盎然起来。2014年夏天,IBE团队与山水的科学家们以及SEE基金会等机构一同来到澜沧江源,开始第三次深入三江源考察拍摄。在寒冷的冬日,回想起那20余天野外生活,心里温暖阵阵。

在青藏高原,这种雾气蒸腾的场景并不多见,那升腾起的雾气,缠绕着莲花宝座一般的山峰,让人毕生难忘。澜沧江源,你和你那里的一切,期待再重逢。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三江源 责任编辑:13170792555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CCTV新闻联播近2分钟讲中国生物多..

推荐图文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三江广告宣传qq:396628718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热线投稿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工作邮箱
Copyright@http://www.3j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1004744号
电话/Tel:(0887-8229818 传真:0887-8229818  |  QQ:396628718
三江资讯打造三江区域权威资讯网络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