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首页 | 旅游报价 | 攻略 | 本地游 | 国内游 | 自驾游 | 酒店 | 情报站 | 投诉 | 特色美食 | 美景寻踪 | 游玩装备 | 游山玩水 | 人文风情 | 图游天下 | 发布
丽江纳西族风情
[ 录入者:yiwang | 时间:2013-05-10 10:06:30 | 浏览:0次 | 来源: | 作者: ]
】【打印繁体】【发表】 【关闭
  纳西族是我国居住在金沙江上游地带的少数民族,除四川、西藏有少量分布外,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及其周边的中甸、宁蒗、维西、永胜、德钦等县。据1990年人口普查,全国纳西族有278009人,其中云南省有260388人,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有184894人,占全国纳西族总人口的66.5%,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区。
  纳西族的自称因方言不同而有所区别:丽江等地多自称“纳西”,宁蒗、四川盐源等地自称“纳日”、“纳汝”或“纳恒”。按纳西语分析,“纳”有“大”或“尊贵”的意思,“西”、“汝”、“恒”等意为“人”或“族”。1954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以“纳西”作为共同族称。 
  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大致以金沙江为界分为两个方言,方言之间相互不能通话,而纳西语的标准语则以纳西语西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丽江县城大研镇的语音为标准音。在纳西族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曾经有过东巴文、哥巴文两种文字。“东巴文”是纳西族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以前)就创造的一种象形文字,由象形符号、标音符号和附加符号组成,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还流传在民间的活的象形文字。 
  纳西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同云南大多数少数民族一样,发展不太平衡。到共和国建立前,丽江县的纳西族聚居区是封建地主经济,并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甸县的一些地区仍保留着领主经济的残余;宁蒗到还基本处于封建领主经济阶段,并保持着对偶婚和母系家庭残余。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纳西族人民创造了富有本民特点的灿烂文化,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纳西东巴文化在云南各民族独树一帜,是纳西族人民的骄傲,比如东巴文对于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在《东巴经》中,一方面保留了许多古语古词,是纳西语和其他亲属语言作历史比较的极好材料,另一方面又记录了大量的纳西古代文学。 
  与东巴文化发展的同时,纳西族又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的先进文化,从而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和内容。从明代开始,以丽江土司为首的贵族领主首先接受了汉文化,他们大都能诗能文,如木公曾写下了《雪山诗选》,木增曾写下了《云迈淡墨》等诗集。 
  纳西族一般居信在坝区、河谷和半山区。坝区民间住房多系土木结构瓦房,格局多为“三房一照壁”,山区多是低矮的木楞房,以木板覆顶。纳西族的婚姻家庭,多数地区实行一夫一妻制,旧时婚姻由父母作主,婚前社交自由。宁蒗泸沽湖周围的摩梭人则还保留着母系家庭和对偶婚的残余。随着婚姻法的贯彻,一些古老的婚俗正在逐渐改变。 
  纳西族能歌善舞,在生产劳动和民族节日中常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古老的传统歌舞曲调有“喂麦达”(丽江)、“火搓圭”(永宁)、“呀号里”(白地)、“哦热热”(丽江大东)等;民间乐器以葫芦笙、竹口弦和直笛为主。


                   均衡对称又富于变化的纳西族建筑 

    纳西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其中,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民居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正房一坊较高,方向朝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东西厢略低,由下辈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临街的房屋,居民将它作为铺面。农村的三坊一照壁民居在功能上与城镇略有不同。一般来说三坊皆两层,朝东的正房一坊及朝南的厢房一坊楼下住人,楼上作仓库,朝北的一坊楼下当畜厩,楼上贮藏草料。天井除供生活之用外,还兼供生产(如晒谷子或加工粮食)之用,故农村的天井稍大,地坪光滑,不用砖石铺成。此外,纳西民居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不论城乡,家家房前都有宽大的厦子(即外廊)。厦子是丽江纳西族民居最重要的组成之一,这与丽江的宜人气候分不开。因而纳西族人民把一部分房间的功能如吃饭、会客等搬到了厦子里。在建筑设计、建筑风格及艺术等方面,大研古城的纳西民居最具特色。古城地处丽江坝,选址北靠象山、景虹山,西靠狮子山,东西两面开朗辽阔。城内,从象山山麓流出的玉泉水从古城的西北湍流至玉龙桥下,并由此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穿流于古城内各街巷。利用这种有利的自然条件,古城街道不拘网格的工整而自由布局,主街傍河,小巷临渠,道路随着水渠的曲直而延伸,房屋就着地势的高低而组合。这些房屋中临街的房子多被辟为铺面,或主人自己经营些小商品,或转租他人经营。长期以来,纳西人形成了崇尚自然、崇尚文化,善于学习和吸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特别对民居建筑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表现在:民居特色鲜明、构筑因地制宜、造型朴实生动,装修精美雅致。此外,纳西人在房屋的建筑设计上一直着重考虑抗震性能,并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这从1996年"2·3"地震中,古城民居房墙大量倒塌,但主体框架仍保持完好等情况中可以看到。

  近年来,随着纳西社区的不断发展,纳西民众在民居修建时总体框架、建筑设计及风格等方面虽然仍保持传统风貌,但在房屋内部装修方面,却逐渐采用现代装饰手段和装潢材料。在这些民居里,你能真正感受古老与现代的有机、和谐的组合。

  富有滇西北高原气息的纳西族民居建筑,常以"三房一照壁"的鲜明特点,赢得人们的赞美。所谓"三房一照壁",即指正房较高,两侧配房略低,再加一照壁,看上去主次分明,布局协调。上端深长的"出檐",具有一定曲度的"面坡",避免了沉重呆板,显示了柔和优美的曲线。墙身向内作适当的倾斜,这就增强了整个建筑的稳定感。四周围墙,一律不砌筑到顶,楼层窗台以上安?quot;漏窗"。为保护木板不受雨淋,大多房檐外伸,并在露出山墙的横梁两端顶上裙板,当地称为"风火墙"。为了增加房屋的美观,有的还加设栏杆,做成走廊形式。最后为了减弱"悬山封檐板"的突然转换和山墙柱板外露的单调气氛,巧妙应用了"垂鱼"板的手法,既对横梁起到了保护作用,又增强了整个建筑的艺术效果。通过对主辅房屋、照壁、墙身、墙檐和"垂鱼"装饰的布局处理,使整个建筑高低参差,纵横呼应,构成了一幅既均衡对称又富于变化的外景,显示了纳西高超的建筑水平。

                           永宁摩梭民居建筑

  摩梭人主要居住在宁蒗县泸沽湖畔,长期以来,摩梭人依山傍水而居,房屋都为木结构,四壁由削过皮的原木两端砍上砍口垒制而成,俗称木楞房,屋顶盖板,俗称房板。摩梭人盖房板有特别技巧,滴雨不漏。
  房屋一般为三坊一照壁或四合院,分正房、经堂或厢房,宿舍楼,也有人叫花楼,门楼,也称草楼。正房供家庭集体活动,是议事和炊事及祭祀场所。厢房或称经堂的楼,楼上为喇嘛住房或供佛像,楼下住单身男子或为客人住房。宿舍楼或花楼,主要供女子居住。门楼上放草,楼下大门两边是畜厩。摩梭房屋的大门,一般开朝东方或北方。其井院较大,有红白喜事,就在井院举行。正屋结构复杂,屋后设夹壁,储存食物,并作为老人居室,正屋右侧为家庭主妇的起居室。正屋内,一角设灶台,灶台项角有一神龛,上面放置神像、供品和花瓶。高灶台下方设火塘,火塘右边是主位,左边是客位,不能混乱。房中有两根大柱子,分左柱右柱。左柱为男柱,右柱为女柱。摩梭人在砍这两棵柱子时必须用一棵树,顶上一节为左柱,根底一节为右柱。在举行成丁礼时,男的在左柱旁举行,女的在右柱旁举行。由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摩梭人的房屋建筑结构与宗教信仰、婚姻形态和家庭组织相适应,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但是,近几年来,为适应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摩梭人在房屋建筑上除保持上述特点外,在房屋构造、内部装修等方面采用了现代装饰方法和装饰材料,此外,部分房间的使用功能和建造也有所变化。 
 
                     纳西房屋构造特点 
  
  纳西民居外貌特征:外墙砌不到顶,后墙上部用板枋材隔断,两端山墙用“麻雀台”压顶与山尖隔断,出檐悬桃显得很深邃。山尖悬串一块很长的悬鱼板。墙体从下到上往里微微倾斜,屋面舒展柔和。使房屋构造轻盈飘逸。
  纳西民居是木构为骨架,以木结构为主的土、石、砖、木混合构造体系。因构造种类众多,房屋造型多样,内容丰富。每种构架式都有其名称,各种构架组成的房屋以构架式命其名称。
  木构架分类、特点及使用功能。
  (一)平房类构架:按瓦屋面下覆盖空间尺度分有三种:无厦平房构架,该构架所组成房屋通常叫小平房;有厦平房构架,该构架所组成房屋通常叫平房;削京(金)后京大平房构架,该构架所组成的房屋通常叫两面厦大平房。
  前后院中宅园部分要求采光较强的书房采用小平房;在城镇,组织庭院时鉴于经济原因或宅基地制约,多采用小平房,在城郊及乡村的农舍很少采用小平房,经济条件较差者,采用有厦平房作厢房来组织庭院;多进多套院的大型民居中,常用两面有厦的大平房作花厅或过厅,每逢家里喜庆宴客时常作客厅招待贵客,一则不受楼上传来的干扰,二则该构架较高,与相邻房屋相交部分屋檐便于错落叠交,且室内便于设置——悬灯树红等。尤其是座落于东、南位的花厅或过厅,采用平房对庭院采光向阳更为有利。
  (二)闷楼类构架:它以底层厦子顶上有无数板面区分,有三种构架形式:闷楼大辟、闷楼走京、蛮闷楼。三种形式组成的楼房皆无腰檐,房屋较矮小,尤其是楼层,民间传说是木土司的戒规,百姓只许盖这种楼,其用意为“见木低头”。虽然房屋的楼层较矮,与阁楼有些近似,但不雷同,三间一坊有一通道可过人,从一端间到另一端间。民间经验,闷楼较防风,故常年风流量较大的地段,多采用闷楼组织庭院。
  (三)两步厦构架:大量调查资料表明现存传统民居中,建盖年代最早的是“两步厦”楼房。它的构造特点是厦子顶上没有楼隔屋传来的干扰,是强调厦子的一种楼房。楼的纳西语叫“蹉”,与汉字词义“跳”是同音,从楼下“跳”到楼上,从平房演进为楼房。“两步厦”的纳西语意叫“两节楼”,其含意为平房顶上再加一层,房屋变成楼房。纳西民居中,几种类型的楼房称谓均用汉语词汇,不管城镇还是边远山区,而“两节楼”的称谓一直延用至今。在组织庭院中,“两步厦”常作主导房屋的正房,官绅宅第尤其如此。
  (四)明楼类构架:明楼构架的特点是没有厦子。即“两步厦”构架减去厦子部份,故两步厦构架也叫“明楼大辟”。明楼体量较小,又称“小楼”。“四合五天井”中的耳房由明构架组成。丽江因烧柴做饭及煮猪食,烟子自由排出,对厨房的空间要求高,一般在西北漏角里的小楼除去楼隔层作厨房。在城市民居中,宅基地较小者,也把明楼作两边厢房组织庭院;厨房以外的其他漏角里的小楼,常作为较幽静的书轩;城区常把其中一漏角作马厩,用以饲养坐骑。把明楼构架加一腰檐与正房相呼应,其做法有二:一是吊脚楼的做法叫“明楼吊厦”,二是骑楼的做法叫“明楼骑厦”。临街面时两面均加腰檐作铺面,这时即成为前店后院的商业店铺或手工业兼经营的作坊。或饮食店铺。
  (五)蛮楼类构架:这类构架的厦子在楼层下,农舍中常作“草楼”,楼层可储存更多的草料。蛮楼也像明楼一样可以加腰檐,即吊脚楼式的称“蛮楼吊厦”,骑楼式的称“蛮楼骑厦”。无腰檐的称“冲天蛮楼”,“跑马转角楼”式庭院由它组合而成。不过,朝内一边的出檐经技术处理,挑出更长,一般从前檐柱挑出150厘米。手工业户及商业户基本上用蛮楼类组合庭院,其檐下可利用空间较大,手工业户便于布置作坊房,晾晒产品,商户便于储放更多的转化、周转商品。 
  (六)骑厦楼构架:此种构架构造上介于“两步厦构架”与“蛮楼类构架”之间。“两步厦构架”厦子结构完全与楼层空间脱离;“蛮楼类构架”厦子全在楼隔层下;而“骑厦楼构架”厦子的一半在隔层下。其特点比蛮楼明亮,楼上空间利用率比“两步厦”好。调查资料表明,不论是农舍还是城市居民,不论是遗存下来的还是近现代建盖的,采有此种构架的民居占绝大多数,这说明它有很大的优点,最主要的是它的防震性好;而“两步厦”构造上房与厦分离,坚固性差,蛮楼头重脚轻,“骑厦楼”则稳定性强。
  (七)两面厦类:两面厦类构成做法很多,它的叫法也很多,比如一面两步厦、另一面呈骑厦楼造型的叫“大辟一面骑厦的两间厦”。两面厦呈两步厦造型的叫“钟鼓楼架”。它是组织多进多套庭院的花厅或过厅房屋,两面厦类能灵活地满足所面向两院各坊房屋的造型保持一致的要求。
  除上述七种构架组成一坊房屋的构架,分中间架和两端山架两种。中间是括梁式构架。使房屋可以在复杂地形地势的地段上建盖。
  由各种类型构加组成一坊房屋的构架,分中间架和两端山架两种。中间是括梁式构架,托梁由珍珠等美丽轮廓的构件所成,故称“珍珠架”。两端是相应类型的山架,山架又有两种:一是穿斗式的“立人(童柱称矮人)架”,用于硬山房屋;二是叠梁式的“垛山架”,用于悬山式房屋。传统的纳西民居中,悬山式房屋最多,最有普遍性与代表性。
  总之,纳西族民居构造与周围地理环境和民俗有一定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灵活性。纳西族习俗:兄弟成人后,尤其在农村,为便于农事活动,兄弟之间得另立门户组织新家庭,一般哥哥得另建新居,分到的房屋要搬迁。因木架具有折除和安装的灵活性,照原来组装时构件的编号,按顺序拆除,从甲地迁往乙地即可重新组合建盖。
  (2)适应性。文化名城丽江古城区内有山有水、随坡多变的地势,随河流弯曲的地形,故民居建筑因势利导,组织成不拘工整而自由布局的一条条街道,汇集于古城中心广场——“四方街”,构成古城的整体。使古城既有山城之秀,又有水乡之美,而建筑完全保持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风格,说明了纳西传统民居具有对复杂地貌的适应性。 
 

                         纳西族阿哩哩 
  
  阿哩哩是纳西族的一种传统歌舞,其基调欢快轻松,逢节日和高兴之事,你都能看到纳西族围成圆圈,跳这种传统的民族歌舞。阿哩哩跳法简单,跳舞者手拉着手,一人领唱,众人相和,边跳边唱。“阿哩哩”曲调固定,歌词内容则即兴创作,多系表达人的欢乐心情,五言一句,先唱后三字,再从第一字唱起,一般纳西族的村寨广场和古城四方街及新城红太阳广场常能看到纳西族围成一围,即兴跳阿哩哩,你可随意加入其中,亲自体验这种古老的民族歌舞。

 
                          纳西族热巴舞 
  
    热巴舞是一种受藏族影响的纳西族歌舞形式,为集体舞,表演时男子手拿铜铃,女子手拿曲柄鼓,男女混合演出。热巴舞是一种广场表演形式,歌声鼓铃随歌舞节奏而变化,时而昂扬飘荡,铃鼓作响,时而舒缓深情,铃鼓低鸣。热巴舞气氛热烈,并拌有杂曲和民间歌舞,是深受纳西族喜爱的一种民族歌舞。热巴舞一般是在喜庆之际或盛大的节日时跳,通常在村寨广场或城镇宽阔地举行。  



                         纳西族丧葬习俗 
    纳西族自古以来通行火葬,这在元代李京《云南志略》等史籍中即有记载。经过清代初年改土归流之后,丽江城镇、坝区逐渐改为棺木土葬,但丽江山区及中甸三坝、维西山区、宁藻永宁等弛,仍实行火葬之俗。
  纳西族每家都有一块坟地,坟地是要讲风水的,一个家族有一个公共的墓地,严格按照辈份和大小排行划地安葬,夫妻是合葬的。
  老人们在50来岁时就准备好了棺木。棺木纳西话叫“han bao”,棺木是不用钉子的,这样不吉利,全部用榫口和木活鞘组装,用松香水灌接缝,外面用松香水或土漆(既天然漆)漆成黑色,如果超过八十岁才去世,顶端就可漆成红色。
  按照丽江纳西的规居,老人病重不治之后,亲朋好友以及街坊邻居们都要来慰问守侯,子女和亲戚连日昼夜守护在旁,就是为了“绍沙垦”,就是接气的意思。要准备好少许碎银(现在用铜钱)、米粒和茶叶,男病人用九数,女病人用七数,用一点青梅纸(红纸)包好,放在病人床头。 
  待病人将咽气时,有一家族长者要手持“绍沙”,作好投放的准备。并由一个熟知家庭历史的才者(农村有的是东巴经师)为其指路,告诉他回老家的路线,以及先逝的父母名字,或早逝的配偶和先亡的子女名字。说“他们早走了,他们会招呼您。”并告诉他面前有三条路,上面一条是神路不能去,下面一条是鬼路也不能去,中间一条是人类去的路,您要走那条路。一咽气,要迅速把“绍沙”放入口中,并轻托一下下巴,按一下上眼皮,使口眼闭合。传统习俗认为老人家病逝于家中,又得“接气”(放“绍沙”),叫做“好好的去逝”,既寿终正寝。如果死在外面,又不得“接气”是不好的。
  老人去世后,要停尸于正屋,设一个灵堂,头和身上盖白布或毯子,头边放供桌,要点上香、油灯和八大碗供品。家人穿孝衣,近亲戴孝布。人去逝后,要立即告遍亲友,并明确告诉他们出殡请客日子(一般是第三天),要请人料理各种丧事。小时候就是在这里听到了纳西古乐,那是一种很悲凉的音乐。
  入棺一般是第二天晚上,所有的亲属要在旁向死者最后告别,然后封棺孝子钉上活木鞘祝老人无牵无挂地去,此时,女亲属们哭声大作。
  第三天是开丧出殡,来吊丧的客人一般除了钱以外,还会送一蓝(盘)米,花生米等。一一都在灵前点唱祭祀。孝子跪在灵的两边还礼。 
  开过追悼会后,炮竹响了,要出殡了。棺材抬至大门用绳子捆绑好用8个人抬走,孝子要背着饭、肉、由人带着走在前面,棺材要从他们头上抬过,以后每过一座桥孝子都要跪送。希望逝者能平安的过奈何桥。
  到了墓地后放棺材于坑内后,孝子用衣角捧起土,象征性先撒第一把土,然后众人垒坟,坟头上要撒一些五谷种子。 
  次日亲属又到坟地再去修整一下,称为“复丧”,一七、二七、三七、四七都要祭,四七是女儿主持。还有百日、三年斋都有祭。此后正式列入祖先里去了,只是过年过节才祭了。
 

                                                  纳西族服饰 
  “披星戴月”的纳西人:纳西族妇女以勤劳能干,贤德善良而著称。她们的传统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各地的服饰也有着差异:丽江县大研一带纳西妇女上穿大襟宽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色或藏青色坎肩;下着长裤,腰系用黑、白、蓝等色棉布缝制的围腰,上打百褶,下镶天蓝色宽边;背披“七星羊皮”,羊皮上端缝有两根白色长带,披时从肩搭过,在胸前交错又系在腰后。羊皮披肩典雅大方,既可起到装饰作用,又可暖身护体,以防风雨及劳作时对肩背的损伤。羊皮披肩是丽江纳西妇女服饰的重要标志。它一般用整块纯黑色羊皮制成,剪裁为上方下圆,上部缝着6厘米宽的黑边,下面再钉上一字横排的七个彩绣的圆形布盘,圆心各垂两根白色的羊皮飘带,代表北斗七星,俗称“披星戴月”,象征纳西族妇女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以示勤劳之意。另有一种看法认为,上方下圆的羊皮是摹仿青蛙的形状剪裁,而缀在背面的圆盘纳西人称为“巴妙”,意为“青蛙的眼睛”,这是崇拜蛙的丽江土著农耕居民与崇拜羊的南迁古羌人相融合形成纳西族后的产物。 
  中甸县白地一带妇女,身穿对襟长衫,再系百褶长裙,腰束毛织彩带,脚穿云头黑靴,背披白毛山羊皮,编发盘辫,保有古风。宁蒗县永宁一带摩梭妇女,头戴布料大包头,身穿大襟小褂,系长可及地百褶裙,腰系彩带,美观大方。 
  纳西族未婚姑娘爱梳长辫于腰后,或戴头帕、帽子。青年女性的服饰色彩多偏重于明快、艳丽的色调,中老年女性的服饰色彩则多采用青、黑等色的面料,显得庄重素雅。妇女们还喜欢佩戴耳环、戒指、银或玉质手镯及金、银项链等饰

                      纳西族服饰变迁的缘由

一、环境与气候,是造成纳西族服饰“厚重”特色的主要原因。 
  人是环境的产物。在漫长的过程中,人类为了适应环境,想尽办法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服饰,就是这种适应性选择的直接结果。古人把服饰问题放在“衣、食、住、行”之首,说明服饰是人类原始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
 “厚重”是纳西族服饰变迁中较为稳定和普遍的特色。以丽江坝区传统女性服饰为例,上身第一层为衬衣,第二层为夹层大褂,其中后摆直达小腿部,第三层为粗呢“氆坎间”。第四层是“七星羊皮”。下身是裤子、大褂尾摆和围腰。头上是一个半球形的头箍,其上有加厚的衬布和加宽的遮阳片。粗略计算,一套传统服饰,其重量少则七八斤,多则十余斤。   在探讨这一“厚重”特色的成因时,我们看到纳西族地区的生存环境及其气候因素。据史载,纳西族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从黄河流域南迁,至迟在秦代以前到达雅砻江和金沙江流域。这一地区是典型横断山区,其气候特点是“早晚冷,中午晒”,夏季凉爽,寒冷,为了抵御寒风,她们采用了较厚重的着装。   如前所述,纳西服饰以“厚重”为特色,而“厚重”就难免“粗笨”,“粗笨”就难于被 今天的年轻人所接受。这巳成为民族服饰传承中的一大障碍。几年前,有关部门率先对传统服饰进行改革,多数人都选择了面料轻薄、色彩鲜艳的新装,穿在年轻女性身上,确也出彩。但笔者每见丽江导游小姐早晚时间在漂亮的民族服装之外罩上一件厚实的风衣,不用问,从她们冻红的脸蛋上看出,新式服装满足了的需求,但达不到御寒的目的。这也是今天新式服装难于推广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生产力水平是纳西族服饰面料选择中的制约性因素。 
  服饰,作为一种人类制造的产品,它的发展与变化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影响。纳西族服饰在近2000年时间里,其面料选择经历了从皮革、毛毡、麻布到粗呢与细布的发展过程,基本反映了民族生产力发展的相应水平。 
  秦汉时期,纳西族以游牧、征战、迁徙为主。拥有制盐和冶铁技术,但主要用于生产与军事活动。可通过贸易途径从邻近地区换得一些布料,但当时仍以皮毛制品为主,《东巴经》中也多有此类记载。 到唐宋时期,纳西族“男女皆披羊皮”,但此时的羊皮已经有较好的加工工艺,因为当时纳西族制造的“摩梭盔刀”、“铎矟”、“革鞋”、鞍具等颇有名气。这种“军工技术”肯定影响到服装的特作水平,而且军事活动和对外交往也影响了服装的改进,比如传统服饰多有条带捆绑的特点,脚上则“缠以毡片、挟短刀”,头发从早期的“编发”到后来的“束发”,依稀可见军事装束的影响。 
  元明时期,内地轻纺工业较为发达,纳西族进入稳定的农耕定居时期,随着贸易的活跃,内地移民的增多,一大批工匠艺人进入纳西族地区,加上民族上层多次到中原参观访问,引进内地文明,使纳西族地区出现了“富冠诸土郡”的经济文化繁荣时期。当时“男子头绾二髻,旁剃其发,名云三塔头,卫附绿珠,腰挟短刀,膝下缠以毡片,四时羊裘。妇人结高髻于顶前,戴尖帽,耳坠大环,服短衣,拖长裙,覆羊皮,缀饰锦绣金珠相夸耀”。显然巳有明朝服饰的影子。 从“四时羊裘”到“短衣长裙”,表面看是服装风格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服装面料的生产水平和制作工艺的变化,正是因为明代发达的纺织业和加工业,才有可能使纳西族服饰过渡到“短衣长裙”时代。联想到兴盛于明代的丽江古城,其中就以发达的工商业作为其经济基础,那里生产的皮革制品,铜器、铁器、毛、麻织品,曾行销滇西北地区和藏族地区,充分显示了生产力水平对服饰面料和制作工艺的决定性影响。

  三、宗教文化因互是纳西族服饰颜色选择的重要依据 
  如果说早期的是御寒遮羞为主要功能,那么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融进了宗教文化的审美因素。最终固定为民族识别的外在因符号。 
  纳西族自称“纳”。“纳”即“黑”,“黑”即“大”。因为在先民的观念时里,“光明”是看得见的,因而是有限的;而“黑暗”是看不见的,因而是无限的。所以在民族语言中把“黑”引伸为“大”。称大江为“黑水”,称大山为“黑山”,称自己为“纳西”即“大族”之意。有人因此认为纳西族是“尚黑”或“尚白”。纳西族也不例外,她有“尚黑”的一面,也有“尚白”的一面。《东巴经》中有著名史诗《东埃术埃》即是讲黑,白两个部落争夺太阳的故事,但史诗所赞颂的正义方是白部落。纳西族的战神、胜利神和保护神“三朵”,也是玉龙雪山化身,是个白盔甲,骑白马的战将。由此看出,纳西族既崇尚黑,也崇尚白。 
  在历史传统上,纳西族“不事神佛”。惟祭天为大,崇拜自然神,热爱自然,崇尚天性,乐天知命。被誉为是“自然之子”。《东巴经》在描述自然和人类诞生的过程中,往往要讲到黑、白、红、绿、黄等多种颜色的“蛋”互相撞、交混,变化出各种生物。《东巴经》中有四样神物。即神山――居那什罗山-,神海-米令达吉海,神石――赠峥含鲁巴,神树――含英巴达树,四样神物有黑、白、黄等颜色,这种多色彩观念反映了纳西族居住地域内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色,也影响到服饰颜色的选择上。      丽江民间有“纳西标谋通”(纳西语,意为纳西人以穿青色衣裤为相宜)的俗语,但并不排斥服色搭配的多样性。一般来说,山地居民喜暖色,湖畔和坝区居民喜用青、紫、白、黑等色,追求与环境颜色的反差与协调。如丽江和泸湖一带,喜穿青、蓝、黑色衣裤,着白裙,系红腰带或彩色腰带,着黑布(皮)鞋,尤其丽江坝区产羊皮,基本是黑白两色的组合体,但“七星”缀饰却用五彩丝线。而传说中的“肩挑日月,背负七星”的说法,则赋于一种以勤劳为美德的象征性,含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被众人所认可。 
  宗教文化的另一方面是相邻民族之间的互相影响。纳西族与汉、藏、彝、白、傈僳等民族长期交往,部分地区处于杂居状态,而纳西族在文化观念上较为开放,关于吸纳兄弟民族民族的先进文化,这种文化的吸纳表现在服饰上,就是相互交融。比如泸沽湖畔摩 梭人的服装,男装的宽边呢帽、高筒靴,“楚巴”样式的斜襟上衣与藏族风格相近;而女性服装中的长裙保持了纳西族的传统,但编发与头饰,显然兼有藏、纳融合的特色。盐源一带的纳西族支系“纳汝人”,其黑头帕与蓝布衫明显与当地汉族相似。三坝纳西族编发时喜编一色丝带。与藏族相似,但黑色长衣又是自己的特色。至于丽江、鹤庆、剑川、中甸、维西等民族杂居的边缘地区,由于各民族间互市互婚是存在,又处在同一气候带内,民族服装多有互相借用和混穿的情况,有时是这一民族的,裙子以是另一民族的,于是就产生了一个地域内几个民族服装互不相同,但风格相近,部分衣服可以混穿的情况。

  四、社会变革是纳西族服饰风格急变的主要原因  
  服饰一旦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便可能在社会政治变革时成为“革命”的对象,因而使服饰风格短期内发生急变。中国近代户主革命就是从“剪辫子”开始,穿“中山装”结束的。“文革”时期丽江“破四旧”也曾首先拿服装开刀。而近年改革开放,西装、牛仔服、运动服、休闲服流行,成为国民思想解放的一种标志。 
  对纳西族来说,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的“改土归流”是一次触动较深的变革,其中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服饰文化领域。当时的流官知府以“否定一切”的过激行为。对纳西社会上层建筑领域进行了“以夏变夷” 内容的变革,强制性地将原来的“短衣上袖”,并在短衣加长了后摆,变为“前短后长”的宽大袄子。又将长裙一破为二,只保留了一片围腰。这种服饰除了便于劳动而外,已经散失了原来裙装的飘逸之感。而泸湖湖地区远离纳西族政治中心,环境较为封闭,未受冲击,至今保留了‘短衣长裙“的古风。 
  辛亥革命时期,纳西族男子服饰彻底汉化。长衫、学生装、中山装逐渐流行。直到解放后,一种叫“滚史”的对襟棉被成为男子服饰的为主体。 
  到“文革”时期,把服饰列入“四旧”,主张变革。曾有剪长衫后摆、去头箍等动作,推广“解放帽”,穿汉装,只是丽江的气候特点,那块羊皮终未能取缔。 
  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阶级斗争”不再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经济建设成为党的共工作中心。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经济文化的活跃,竞争的激烈,新一代年轻人不再穿民族服饰,城镇中许多人不再说纳西话,主动融入现代潮流。到九十年代,纳西文化受到举世关注,丽江旅游持续升温,随着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原先不被看重的民族服饰、民族语言、民族建筑等又受到重视。当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服饰改革,在旅游等窗口行业推广民族服饰,一时间,丽江城乡又冒出一批身着民族服饰的年轻女性,成为丽江旅游的一道风景线。这样的“民族服饰”当然给旅游业增添了艳丽的色彩,但由于它的局限性,远没有达到保护或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 。民族服饰还要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纳西族传统的民居平面布局特点 
  
  丽江纳西族传统的民居是数量最大的建筑类型,它以鲜明的特点反映着纳西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民族习俗、生产生活方式、伦理、宗教信仰及哲学价值观念。 
平面特点  
  纳西族民居以面阔三开间为一单体单元叫“一坊”,以一楼一底二层楼为主,以院子为中心组成内向庭院是其特点之一;家家都有宽敞的厦子(外廊),各坊房屋均由厦子相联系,是其特点之二;辅助用房设置于“漏角”内,即相邻两坊房屋的拐角处,入口在厢房厦子的端墙上,并设门控制,保持正院的整洁与宁静,是其特点之三;因院子面积较大,周边房屋高度适中,通风采光良好,是其特点之四;正房是庭院中的主导建筑,正房座西朝东或座北朝南,体现“紫气东来”、“彩云南现”,取其“反宇向阳”好风水的东、南朝向,是其特点之五。 

   组成庭院的平面基本类型  
  四合天井——由正房、下房、左右厢房四五坊房屋组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除中间的院子外,四角还有四个“漏角”的小天井。一般正房两端各带两开间进深较浅、房高降低的耳房,耳房由一天井相隔与正房相邻厢房的山墙相望,即为“三间两耳组成四合五天井”。  
  三坊一照壁——正房一坊、左右厢房各一坊,四合五天井中的正房所对的下房由一照壁合围成一个三合院。  
  两拐房——在经济条件暂不许可时,先盖两坊,此两坊屋不能对面建盖,必须成曲尺形布置,故形成二坊拐角的平面型式,其他两面由照壁及围墙合成庭院。   
  四合头——它与“四合五天井”一样,由正房、左右厢房四坊房屋组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所不同者有三:一是前者相邻两坊屋面错落相叠、正房高于厢房。既有空间层次,又避免了斜沟,建造上有“十斜九漏”的说法;而“四合头”相邻两坊房屋屋面等高,相交处产生了斜沟,也就是合头之处。二是“四合头”楼面厦子四坊相联,即成为“跑马转角楼”。三是前者列三种平面的木构架可任意选用各种形式;而后者只局限于

  采用无腰檐的“冲天蛮楼”构架。  
  前后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四合头”、“两拐房”四种平面,都是以院子中心的基本平面类型,为小型民居;“前后院”则是由上述两类型组合成两个院相连的平面类型。它的特点是用花厅联系两个院,前院作花园,后院为正院,两个院的轴线均在房的轴线上。前院房屋一般是小巧玲珑的厅阁等与宅园相协调的建筑。  
  两进院——它不同于“前后院”的是两院不是在正房轴线上排列,而是左右并行,两院由过厅相联系。一般两院各有一轴线相互平行。“前后院”及“两进院”一般皆属中型民居。  
  一进两院——其含意是进大门后,有一过渡空间,然后由分别两个庭院的入口,各院又有上述四种基本平面型式,由花厅、过厅相联系,组成多进套院。  
  多进多套院——是由上述四种基本平面型式的多院综合,有纵向发展的,有横向发展的,也有纵横向同时发展的,“一进两院”式及“多进多套院”,一般属于富家大户住宅,皆属大型民居。
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丽江普米族风情 [下一篇]没有了

图吧推荐

香格里拉纳帕海宜人风光

社区热帖

小中甸水库风光--地块地貌

 

精彩博文

卡瓦格搏--德钦名片

热门文章

·彝族火把节-云南彝族火把节风俗传说
·彝族婚礼
·鹤庆县白依族少女服饰
·傈僳族的舞蹈
·迪庆藏族端阳赛马会
·茈碧土陶花盆
·有强身健体保健作用的普洱茶
·剑 川 兰 花

最新图文

推荐文章

·吐蕃铁桥遗址景观
·金沙江第一湾(月亮湾)
·纳西房屋构造特点

asp大马 asp木马